科教融合培育青年空间科技人才“雁阵” 科技

2023-05-20
摘要:5月10日晚间,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顺利升空。在火箭发射现场,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以下简称“该中心”邀请,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太空应用全国大学生春令营”的32名大学生目睹了这一过程,在火箭升空璀璨的火光照耀下,他们纷纷写下了投身航天事业的梦想。 “这次‘太空快递’的发射太震撼...

5月10日晚间,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顺利升空。在火箭发射现场,由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以下简称“该中心”邀请,参加中国科学院大学“太空应用全国大学生春令营”的32名大学生目睹了这一过程,在火箭升空璀璨的火光照耀下,他们纷纷写下了投身航天事业的梦想。

“这次‘太空快递’的发射太震撼了,火箭升空的瞬间,我已经热泪盈眶。它展现了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稳步向前发展的决心,也坚定了我想成为一名航天工作者的理想。”来自清华大学的刘昱璇说。

把学生领进发射现场,切身感受中国航天的力量,激发投身国家战略发展的热情,是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法宝”之一。

在中国科学院科教融合的战略大框架下,该中心从2012年起,发挥自身优势,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储备航天人才,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密切结合。截至2022年,该中心共培养出325名研究生,并通过大学生菁英班、夏令营等项目联合培养八百余名大学生,为我国航天事业持续培育青年科技人才。

一家科研院所,为何成了青年空间科技人才的“孵化器”?

课堂直通研制一线

教学和科研靠得更近

就读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前,吴博健没想过自己竟然可以离梦想这么近。大三暑期他报名了中心组织的“我们的空间站——太空应用全国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惊喜的是,他竟然能在天宫二号可控坠入大气层的前一天,实地探访天宫二号运控大厅。“我被各种先进的科学仪器和科研条件深深地吸引着,说着了迷都不夸张。” 吴博健说,从此,他树立一定要成为一名航天人的梦想。

2020年9月,吴博健如愿进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开启梦寐以求的硕士研究生之路。研究生二年级期间,他在导师带领下参与到高微重力科学实验柜的项目中。通过技术论证和实验,他参与的悬浮实验系统项目最终顺利交付,研制载荷搭载于天舟五号顺利上行至空间站中,在轨运行良好,完成了既定的科学目标。

“从方案论证、到设计实验,从初样测试到正样交付,我全程参与了航天产品的研制过程。自己提出的方法及思路成功应用时,特别感谢把我引入航天大门的母校。” 吴博健说。

吴博健的母校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是中国科学院的一家研究所,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体单位,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运行与管理支持中心的依托单位。该中心自2012年批复成立以来,肩负“探索空间科学世界、引领空间应用发展、实现科技强国之梦”的使命,依托空间站建造与运营、载人月球探测总体、地月空间先导、中科院太空应用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太空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致力培养追求科学梦想、献身科学事业、立志科学报国的未来科技领军和骨干人才。

中国梦,航天梦。为培养顶尖人才,该中心打破“孤岛效应”,将封闭式的课堂走向开放式的课堂,并整合航天领域资源,吸纳各专业领域教授、载人航天空间应用系统设计师加入师资团队,搭建起网格化、多维度管理体系,奖学金100覆盖等模式,不断吸引着高校毕业生报考。

“我们的导师和导师团队会为学生量身打造培养方案,根据学生专业和科研兴趣,引导其进入科研项目实践,在进行技术攻关的过程中探索。这种科研实践不仅培养了我们过硬的技术能力,也培养了敢于攻坚克难的奋斗精神。”吴博健说,中心的“课题组-研究室-中心”的三级培养模式成为该中心吸引优秀学子来此深造的天然优势。

2023年,该中心硕士推免占硕士总数90,直博生占博士总数71,绝大部分学生来自985、211等双一流高校。

课题与科研实践相结合

空间应用发展同频共振

参与空间站有效载荷的地面测试与试验任务达30余次,负责月球车仿生防沉陷车轮的研究设计工作和轴承力矩实验平台的研究设计……这是全源在读博期间负责的其中一部分工作。

全源是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的2017级硕士研究生,2019年经过硕转博考核后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进入博士研究阶段,导师与他共同确定“空间站科学实验智能操作机械臂设计及运动特性研究”的课题后,他便积极参与到中国空间站科研项目的设计、测试与试验工作。其中,不乏大型载荷挂点对接装置的装配调试、热循环及热真空试验,实验舱在线柜6R1P机械臂的调试与测试,轨迹逆解算法与碰撞检测算法的开发等重点工作。

在扎实的科研积累下,全源顺利完成博士论文。2023年6月即将毕业的他将进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飞行器总体设计部,继续投身到中国航天事业的星辰大海。

在科研工作中完成论文选题,以选题推进空间应用技术的发展是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培育人才的标杆之一。该中心将学位论文工作依托国家重大项目,多学科交叉,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不断培养活跃开放的学术思想。

目前,该中心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8项;两次被四部委联合表彰“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36人次获载人航天突出贡献者荣誉称号,培育的一大批青年空间科技人才走上国家重大型号工程的舞台。

创新到创造

航天事业注入发展动力

“中心自主培养的学生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可直接在项目中独当一面,成为团队创新提升的新生力量。”这是杨新庆参加工作半年后,团队负责人给他的评价。

杨新庆是该中心2016级的硕士研究生。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杨新庆进入了空间站核心舱调度团队,深度参与了工程任务管理工作。

在此期间,他不仅积极完成总体工作策划、系统内外协调、产品研制管理、大型试验组织等工作,还负责服务于空间站工程安全可靠性的材料相容性课题和服务于空间应用系统测试试验队的远程测试系统等工作。

2019年硕士毕业后,杨新庆留所工作,全面投入到航天事业当中。为了满足工程进度需求,他策划了“核心舱攻坚战”,把工作计划精细到每小时,每项细小工作都责任到人。在这份进度表的“牵引”下,团队按照节点准时交付产品,并且零问题出现,2021年顺利完成核心舱发射任务。

此后,杨新庆组织完成了空间站运营期的顶层管理架构设计和顶层规划编制工作,拥抱着更广阔的深邃太空。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该中心坚持攻读学位和提升能力“两线并举”的培育模式,设立博士点2个、硕士点10个,强调培养研究生专业基础的学习训练和实际工作实践能力,注重研究生教育与科技研发、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掌握未来职业所需的实用实践技能为目标,为中国探索宇宙奥秘“炼出”更多人才。

截至目前,该中心先后2次被共青团中央表彰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中心7人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2023年,中心荣获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集体”,成为中国航天技术事业的“顶梁柱”。

创新科教融合培养模式,提升空间科技人才培育能力。未来,中心将以‘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为支点,拓展立德树人新场域,让更多航天人才在浩瀚宇宙绽放青春光芒。

作者: 王筝 梅雪风

意见反馈